江西赣州,融湾向南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赣州毗邻广东,是江西对接融入大湾区的最前沿。2020年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后,赣州积极抢抓中央战略部署和全省重大决策机遇,将“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作为全市“三大战略”之一,积极推进思维理念转变、基础设施联通、开放平台共享、重点产业合作、公共服务接轨,力求“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
思维“学南”
11月1日,全南县领导干部会议提出,紧紧扭住项目抓手,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接融入大湾区,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全南干部思维“学南”,是赣州市推动各级干部变“老区思维”为“湾区思维”,举全市之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一个缩影。
浩浩东江水,日夜向南流。近年来,一场场关于对接融入大湾区的大讨论席卷赣南大地,并发展升级为全市上下理论学习、教育实践和深化提升活动。
以大湾区为标杆,赣州自觉研究制定了打造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工作要点,奋力推动新时代“春天的故事”唱响赣南。出台了全面对接融入大湾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专项行动方案,力争赣州与大湾区规划无缝衔接、政策同频共振、规则全面接轨,推动企业入赣“无差别”办事体验,打响“干就赣好”品牌。率先在全国试行“全产业链放权”改革,赣州与广州、深圳、东莞、中山、韶关、惠州、河源、梅州等地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促进产业链要素跨省流动。
同时,赣州出台“人才新政30条”“补充措施18条”以及20多个人才配套措施,力争请进更多“湾区人才”;分批次选派干部赴大湾区跟班学习,力争带回更多“湾区思维”。
思维“学南”,市直部门组团“南下”对接洽谈,县(市、区)主要领导带队“南下”考察招商,全市上下形成了争先恐后、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市新签约项目345个、签约金额2111.56亿元,其中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项目212个、签约金额1182.34亿元。
基建“接南”
赣深高铁是赣州对接融入大湾区的又一交通“大动脉”,于12月10日建成通车。赣州至深圳的列车行程时间由现在的约7个小时缩短至约2个小时,赣州正式融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
12月10日,赣深高铁首发列车进站
融入大湾区,基建须先行。今年,除迎来赣深高铁通车之外,赣州还多点发力,开建瑞梅铁路,续建寻龙、信雄高速,基本建成大广高速扩容主体工程,并推动赣粤运河前期规划研究,着力打造与大湾区“水陆空”互联互通的立体式交通网络。
同时,赣州致力常态化运行铁海联运班列,深化口岸“三同”试点,运营好汽车整车、进口肉类等指定口岸,提升赣州国际陆港建设水平。加强赣州黄金机场与广州、深圳等大湾区机场合作,推动赣州黄金机场列为粤港澳备降基地,进一步拓宽赣州市出境、出海通道。今年1月至10月,赣州开行中欧(亚)班列240列、同比增长25%,铁路运输吞吐量16.5万标箱、同比增长10.2%;今年1月至9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498.23亿元、同比增长27.3%,高于全省13.5个百分点。
抢抓“新基建”政策机遇,赣州大力建设区块链、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与大湾区互联宽带扩容,打通对接融入的信息“大动脉”。
为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赣州积极引进大湾区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推动传化南北公路港等区内物流企业与大湾区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常态化运行“赣港直通车”。
产业“融南”
针对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产业外溢趋势,赣州各地加快融入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现代家居、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等“1+5+N”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倍增升级。
开展“湾企入赣”等系列招商引资活动,推动格力电器、道氏技术、大自然家居等一大批大湾区重大项目落户赣州,其中格力电器的引进,开创了赣州引进投资超百亿元制造业500强项目的先例。
依托赣粤产业合作示范区南康片区、“三南”片区,赣州探索设立跨区域产业合作区,打造“飞地经济”。加强与大湾区科技合作,引进一批产业转型升级、共性技术开发等领域项目,探索“异地研发孵化、驻地招才引智”协同创新模式。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赣州配送分中心暨江西供销(信丰)冷链物流园
充分发挥绿色生态、文化资源优势,赣州积极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康养旅游后花园。目前,已建成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赣州)配送中心,入选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32个,占全省的97%。
主动对接大湾区客源市场,赣州精心打造了“初心路”“客家情”“阳明游”精品旅游线路,实施“引客入赣”,赴大湾区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并组织开行大湾区“红色初心号”“客家情”旅游专列,引来大批湾区游客到赣州旅游。
随着一批批协同发展的项目“次第开花”、一幅幅全面融湾的画卷加速铺展,赣州,融湾向南的步履越来越坚实,足音越来越铿锵。(文/林颖萍 陈洪明)